找到相关内容1949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日本净土真宗本愿寺出版《佛说无量寿经》英译本

    日前,日本净土真宗本愿寺出版《佛说无量寿经》英译本。此书依照净土真宗祖师亲鸾对无量寿经的诠释观点,历时九年完成。 同属于净土三经的《佛说阿弥陀经》与《佛说观无量寿经》,已在五年前完成了英文翻译。《佛说无量寿经》有数种版本,该宗派依照三国魏康僧铠译本,分为上下两卷,上卷是释尊讲述阿弥陀佛成佛因果,下卷讲述众生往生弥陀净土的因果。 此英译工作是由净土真宗圣典英语翻译委员会所...

    佚名

    |佛教资讯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bnznews/2009/05/18530879481.html
  • 美丑的死相都一样

    有一次,释尊在灵鹫山弘法。 王舍城里,一位名叫莲花的妓女,长得非常漂亮,是一位罕见的美女。某天,忽然她起了善意,想远离人世间的烦恼,做一位参学与持戒的佛教修行者。这一天,她正往灵鹫山去拜访释尊。...美好的身体,而去出家修行呢?倒不如凭这副美貌,及时行乐。只有傻瓜才去做修行者。」顷刻间,她的想法完全改变了。她返身循著原路同去。 此时,释尊在灵鹫山上暗想,现在正是助长她的善心成长的好时机。於是,释尊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21284284419.html
  • 密宗本尊法的源流

    尊法的源流。   大典尊是释尊在过去久远时的前生,他以宰相的身份行菩萨道,同时治理七国的事情,无不成办。当时的国王、大居士、梵志都认为大典尊常常和梵天相见,相互言谈,同坐同起,非常亲善。但是,大典尊...生梵天。   于是,梵童子忽然不现。”   以上这一段经文所描写的,便是印度古远以来的“本尊成就法”。可知释尊过去世的大典尊,曾修印度传统的梵天成就法,以梵天为“本尊”,得到成就,他接着出家修行...

    林崇安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7/06231386363.html
  • 世尊如何报答亲恩?

    藏本愿经》,共九十日,全经十三品,详说三世因果,六道苦空,普度众生的大慈大悲,统万类而靡遗,亘古今而无尽。所以佛教门徒皆以此经为报答亲恩的唯一孝经。   上来释尊报答现生父母的恩德,可谓「养其大体」...白佛言:「世尊!佛法之中,颇有孝养父母耶?」释尊预知此事重大,熙怡微笑,从其面门,放五色光,遍照十方世界。诸大菩萨,齐来王舍城耆阇崛山中,敬请释尊广演《大方便佛报恩经》。   大意谓:「过去阿僧祇劫,...

    律航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01551996.html
  • 《法华》奥典,妙冠群经

    ,为三乘之机说彼等堪能接受的方便、权宜教道,称之为权。   实者,开门见山,直显法体,如释尊所证而说,称之为实。所谓“正直舍方便,但说无上道”是也。   原释尊一代所说,...rdquo;于是释尊随顺诸佛隐实法而不说,说三乘之权教。据记载:佛初成道,去鹿野苑,为阿若憍陈如等五比丘说四谛法。是为释尊转法轮之始。经云:“诸法寂灭相,不可以言宣,以方便力故,为五比丘说。...

    张秉全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565058302.html
  • 佛学研究法及其特色

    指出释尊「至教量」的重要地位。环绕着「至教量」,而有「比度量」和「现证量」的建立,如此构成佛学研究的架构。释尊的至教量便是佛学的「典范」(paradigms)。完整的佛学研究包含三个阶段:一是处理「...贪、瞋、痴等一切烦恼及随烦恼,有其实效并且能够被检验,而不同于一般的哲学思维。例如,前面释尊所说的不净观的例子,便是能够被检验的。佛所说的「至教量」为什么可被采信呢?如何检验至教量呢?对这些至教量的...

    林崇安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80453015.html
  • 净土宗源流简介

    尊奉他为教主,名「释迦牟尼佛」。  释尊一生的言教是随机开导,应病与药。随其根机而开导之,犹如应其病根,施与对症的药方。因此各宗之祖师在众多经典中,各自选取与自心共鸣之法,以此为基础而建立各宗之大纲。如天台宗选取《无量义经》、《法华经》、《观普贤经》;真言宗选出《大日经》、《金刚顶经》、《苏悉地经》……这些作为一宗所依用的经典,名为正依经典。  净土教始于释尊在耆阇崛山(Grdhrakuta)上之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365060629.html
  • 大乘初期至中、后期菩萨思想的变迁

    脱离原貌。  释尊的传记与释迦菩萨  如前章(编按:见本刊第七十一期,页 112-130,〈从部派佛教到大乘佛教〉)所述,大乘佛典之所以称为“菩萨藏”,可能由于大乘是以菩萨思想为中心而开展出来的吧!所谓“菩萨”就是佛陀的候补者,而且佛陀的前身或过去世就称为“菩萨”。一般认为菩萨思想之所以出现,是受佛传或佛陀论的启发而来。  由于佛世时与佛灭后不久,弟子们都曾直接见闻释尊的行谊,所以似乎没有必要撰写...

    水野弘元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33644472.html
  • 佛陀三十二相 与八十种好

      佛陀三十二相 与八十种好   郑豪英   佛陀逝世后一两百年间,佛弟子遵守不造像的规矩,但已逐渐将佛陀由“觉者”意义上的佛逐渐神化升华为神圣意义的佛。他们开始礼拜释尊的象征物。其中包括: ...大足迹;   表示佛说法的象征物“法轮”——到了一九五○年,世界佛教徒联谊会成立时,决定以法轮为佛教教徽。   在这些礼拜对象中,塔是释尊的归宿所在,成为那一时期佛弟子的主要膜拜物。   后来,...

    郑豪英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7261580065.html
  • 世尊时期止观法门的实践

   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页125 提要 本文以《阿含经》为主,探讨释尊所教导的止观法门·文中指出,在修止方面,释尊以观察“入出息”作为主要的教导;...与慧。释尊说︰ 何等法应知应了、悉知悉了?所谓名、色·何等法应知应断?所谓无明及有爱。何等法应知应证?所谓明、解脱·何等法应知应修?所谓止、观。(1) 此中明白地指出,佛弟子所要修习的是止与观;所...

    林崇安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00746569.html